截至3月26日,位于海南省東方市的中國海油首套丙烯腈聯合裝置已連續穩定運行一月有余,創造了國內同行業較高運行水平,實現了“開得起、穩得住”的既定目標。按照產銷計劃,第二船3000噸丙烯腈產品將于本月底啟程銷往華南地區。
今年2月,丙烯腈聯合裝置實現全流程貫通并順利投產,創造了國內同類丙烯腈裝置從中交到項目投產用時最短紀錄。項目包括20萬噸/年丙烯腈(AN)裝置、7萬噸/年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裝置、21.4萬噸/年廢酸再生(SAR)裝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設施,占地面積24公頃,項目總投資27.8億元,全面達產后預計實現產值約25億元/年。
丙烯腈項目通過整合東方臨港產業園區內中國海油旗下企業的丙烯、甲醇、液氨等資源,采用世界先進的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技術,生產具有高附加值的丙烯腈、乙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工產品。其中,丙烯腈是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的重要原料,下游產品廣泛應用于家電,服裝,汽車,醫藥等國民經濟中的各個領域。該裝置的順利投產,能夠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區位優勢,滿足國內華南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的丙烯腈市場需求。同時,鑒于丙烯腈的基礎材料屬性,該項目的順利投產,也將吸引一批以此為原料的企業落戶東方臨港產業園區,持續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價值。
丙烯腈聯合裝置作為中國海油的“新晉網紅”,裝置順利投產后,與周邊企業實現上下聯動、優勢互補。原丙烯產品從“船運”轉變為“管道輸送”,大幅節約運輸成本;同時裝置高度重視節能降碳工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將酸性氣“變廢為寶”生產濃硫酸,同時停用硫磺回收裝置,可減少燃料氣消耗167萬立方/年,節約運行成本600余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42噸;同時通過流程優化實現能量“循環利用”,回收利用過熱蒸汽5-6年萬噸/年,可減少21478噸二氧化碳排放。兩項節能優化相當于一年種植123萬棵樹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做出積極貢獻。
丙烯腈生產準備組負責人吳丹雄說:“丙烯腈項目利用公司自產的丙烯產品進行深加工,可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有利于就地消納園區中海化學富島公司生產的甲醇和液氨產品,加速園區形成物料互供、產業協同耦合的良好格局。中國海油將以丙烯腈聯合裝置投產為新起點,深耕東方臨港產業園區,科學謀劃產業布局,堅決扛起駐瓊央企的責任與擔當,為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中化新網 |